对于一个影像手机来说,传感器的尺寸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它能在单位时间里获取多少原始信息,并且传递给NPU进行处理。这次X90系列使用了索尼IMX989 1英寸传感器及1/1.5英寸VCS大底传感器结合自研的V2处理器。V2芯片在之前的技术沟通会上提及过,它配备全新自研的MEMC、AI NR、HDR Tone Mapping等算法,可大幅提升图像原始信息的实时 AI 降噪与 HDR 融合效果。
而在这次E6屏幕上,三星也补上了过去的只有低频PWM调光的缺憾。用户在室内使用手机时绝大多数都会处于150nit以下的亮度水准,此时低频PWM调光将会占据相当多你使用手机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厂商会在OLED产品上应用类DC调光来降低屏幕的频闪,但是这也会导致手机屏幕在低亮度下出现灰阶压缩的问题,显示效果出现一定的损失。在拥有高频PWM调光之后,用户的手机可以在低亮度显示时保证优秀的显示亮度又护眼,这次的X90 Pro+就拥有1440Hz高频的PWM调光,相比于国产屏2160Hz的超高频调光仍有差距,但是相比于过去480Hz低频PWM调光的体验还是要好多了。 骁龙8 Gen 2——火龙?神龙!
很显然,对于已经拥有标志性「云阶」设计的 vivo 来说,新旗舰 vivo X90 通过整体「黑化」来达成多镜合一的效果,是更符合「云阶」设计语言的。 二、对于任何厂商来说,找到适合自己、有辨识度且能持续演进的设计语言,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作为前些年探索的成果,「云阶」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它很好地平衡了机身与镜头组之间厚度与布局的关系,也给设计保留了施展的空间。作为最先确立自己设计语言的国内手机品牌,vivo 也一直在随着技术和产品定义去不断迭代它的设计方案。
vivo X90 将「云阶」的设计从「两层台」进一步演化成「影像区+大圆台」的组合,分阶与层级不再局限于元素的规整和产品识别度,也给机身背部带来了更明确的分区与更丰富的质感。这种在大块面上进行分割的手法,可以在延续「云阶」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作为新旗舰需要「十米开外也能被认出」的标志性识别度。
但仅仅依靠分割的手法,是不足以构成一套完整设计的,因此需要第三点来进一步完善。 三、手机再轻薄,也不是一张纸片,设计师需要同时处理好不同维度的比例关系。
在平面维度上,vivo X90 中间的分割区域不是一根细线,而是一段有宽度的「另一种材质」,它不是一种修饰性的元素,而是与镜头组并存的主视觉之一。因此,分割区域的比例、它与圆形镜组之间的秩序,都是需要非常小心处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款机器的背部,标志性的方圆视觉符号。
在纵向维度上,由于新的硬件更大更厚,如果直接采用原本的分层手法,很可能会产生「一个硕大镜头」的效果。因此 vivo X90 的镜组外围设计了一圈与机身同色的边框,一方面借分层手法丰富了视觉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拆分纵向的视觉连贯性来减小镜头组整体的厚度感受。
除了比例关系,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把玩。只要你注意看就会发现,中间的分割区域它并非直接切断整个机身背部的,而是在两端以圆角的形式与边框衔接过渡。这种手法对生产良率的提升微不足道,但可以通过视觉边缘的收拢,来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从以上的图示应该可以感受到两者的差别:左边的主视觉是一个形体,被拦腰截断;右边的主视觉,是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个形态并置的状态,并无截断的感受。因此,虽然都是做了「分割」这一个动作,但相比之下,右边方案因为形成了两个形体而产生了延伸感,比左边的方案显得更为精致,宛如可以修饰颈项曲线的 choker 。我猜 vivo 也是因此才用 choker 来称呼这一区域的吧? 四、越旗舰的机型,越需要在设计上强调「廓形」。因为细节可以无限堆叠,但一眼可辨的比例与轮廓是统筹所有细节的领队。
但也往往是越简练的形态,越需要成熟克制的 CMF 来配合。vivo X90 的华夏红是我最喜欢的配色。荔枝纹素皮表面分布粒面软格,与陶瓷质感的 choker 形成色彩和材质的对比,很好地互相衬托出了双方的特点。这样的撞色方案,起到了「1+1=2.5」的效果。
同样以同色亮面处理的品牌 logo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设计细节。它的低调反映出了品牌自身的自信,以及在设计语言上的成熟,通过将「廓形」与品牌关联的方式,无形中提升了品牌价值。这是真正值得鼓励的设计策略。
vivo X90 是一款非常扎实全面的旗舰入门之作,不如更高价位产品某些配置顶尖,但样样皆在水准之上。
首发天玑9200和京东方Q9材质,好性能、好屏幕;自研V2芯片,提供更底层、更强大的影像算力支撑;从超广角到主摄到中焦覆盖常用焦段,尽管只有主摄略有升级,但考虑到芯片及算法的变化,无论夜景、人像、HDR等各方面都稳步提升;在重量下降的基础上,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充电速度更快,可见机身堆叠功力。
考虑到X80至今并没有大幅降价,X90全面升级且未来降价概率很低,如果需要建议直接冲首发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预算充足、想要感受一英寸大底/潜望式长焦的魅力,也可以考虑Pro或Pro+。 二、重要内容详细分析
(一)设计:创新工艺,日出天际
今天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采用圆形摄像模组,但很多人不知道,vivo是第一个将多摄像头统一放在圆形模组里的厂商,如果感兴趣可以查一下NEX 3这款产品。
vivo X90依然延续了X80将圆形模组放在后壳左侧的设计思路,但去掉了矩形云阶,而是改为在圆形模组上有云阶,并在模组右侧增加垂直的闪光灯,从而在整体轮廓上依然是个矩形。
为了区隔和更加突出摄像模组,下方增加缎带,采用了创新的光刻工艺,制造出陶瓷的精致手感。
如果把圆形模组看成太阳、缎带看成天际线,就有了日出天际的美感。
(二)性能:联合研发,天玑之王
vivo X90首发联发科天玑9200,采用的是台积电第二代4nm工艺,作为对比高通8gen2和天玑9000采用的是第一代。